找到相关内容309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准提镜坛之浅谈

    修法,也是藉镜坛来观像现出种种世界现象,但此修法较准提镜坛严格,需禁止五辛烟酒,若犯佛戒,盗法者会呕血而死。  (4)莲花镜坛(出自: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第十六)  ‘清净如法作银莲花。以一肘镜为莲台面...

    普光 整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1448953.html
  • 佛教在泉州的传播

    驱蝗、驱疫异能。如此等等,不胜枚举。  宋代,泉州佛教与儒、道合一的表现。泉州南安九日山下有延福寺(太康年间建),寺内水陆堂祀民间俗神通远王。进士李邴作《延福寺水陆堂记》里,对慧邃禅师以佛戒改造远王神祠的杀牲祭祀行为,表示了高度的赞赏。说“师以佛戒信于神,其有不信于人乎;神以佛戒惠于物,其有不惠于人乎?是佛与神交致其道、人与物两蒙其利”。这些都是佛教改造神仙信仰的例证。  从九日山延福寺的历史看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2050917.html
  • 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--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

    。佛陀涅槃时遗教佛弟子应当“以戒为师”[①],因此戒律也就成了后来佛教徒行为所依据的准则,用来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。每一个佛弟子都要守持佛戒,佛教的戒律因佛弟子的身份不同,而有不同类别的戒律。在家二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0154705.html
  • 卫塞节与佛教文化

    显微镜尚未发明之前千八百多年的时候,佛陀经有了高度科学的眼光见识。其三:佛戒弟子们不要食五辛,原耒葱、蒜、韭菜等含有刺激原素,多吃对生理影响。五辛生吃,其人性会变成强暴,嗔恨之心较重;常煮熟来吃,会刺激...

    寂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3258594.html
  • 文湛:佛教与和谐山西——提高僧伽素质,促进社会和谐

    是仰仗圣戒不可。以佛戒来轨范身心,使在戒轨道上慢慢趋于正道。成实论云:“道品楼观,以戒为柱,禅定心城,以戒为郭。”。  因为我们有戒,一言一行都合乎法则;因为持戒,就能冰洁其心,玉润其德,完成高尚志节...

    文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05259192.html
  • 瑜伽菩萨戒本舆梵网经略谈

    部类,则为密宗经典可知,其下卷之十重四十八轻,应亦为密宗成本,乃自唐朝转传日本之密宗,别有所谓三味耶佛戒,而不认「佛子受此戒,卽入诸佛位,位同大觉已,真是诸佛子」之梵网为佛戒,在西藏则受持瑜伽戒本,不信...

    明 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35762873.html
  • 从戒律谈佛教的复兴

    外道也,而是身披袈裟的出家人,若不遵循佛戒,与狮子身上虫何异?故成立和合僧团,一切依作持的规范来行事,每半月半月诵戒,如法结夏,凡事做羯磨等,完全以众人来共同领导,泯除个人权利欲望,消灭山头主义,断...

    果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1164095.html
  • 关于过午不食

    ,佳肴美味容易获得,故持之甚难。二、源源不绝的利养,使人难以控制欲望的诱感。三、心力的脆弱,无法坚持意志,遵守佛戒。四、事业繁忙、思绪不断,引起胃部的分泌增加食欲。五、持之方法不当,导致身体无法承受,...

    果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40864744.html
  • 我国近代最先东渡日本学密僧人是释纯密

    倒行逆施(收比丘为弟子,违反佛戒),遂发文而攻之,于是引起国内佛教显密的诤论。”。  “曼殊揭谛”即民国时赴日参加「东亚佛教联合会」代表团人员中“四川佛学院主讲曼殊揭谛”。(江灿腾《日据时期殖民统治体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5166633.html
  • 菩萨法性印

    修福业。  五、见诸众生所受诸苦——断其命根、打缚闭系、饥渴寒热——,菩萨尔时观彼受苦如己无异。  六、护持佛戒,乃至轻微尚不故毁,况余重者!能以十善教化一切,不乐见闻诸恶众生斗诤、骂詈。  七、所有三业...

    海涛 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2067248.html